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 |
可编程ASIC器件主从式下载开发系统的设计 1 引言 当前在EDA领域,只要具备台式或笔记本电脑并装有工具软件,就可以方便地对可编程ASIC(CPLD/FPGA)进行设计开发,在系统可编程(ISP)器件为我们提供了这种便利条件。ISP方式虽然可以用一根下载电缆代替了编程器,但兼有提供下载和演示环境两大功能的可编程ASIC开发系统对于用户来说仍是必须的。本文提出的主从式下载开发系统可以适配多种目标芯片,具有较宽的开发应用范围,经过几年的教学、科研实践,使用效果良好。 对ASIC器件设计开发的前期工作主要依靠对某种EDA工具软件使用。对于其工具软件和硬件编程语言,必须通过实践锻炼方能熟练使用和达到掌握技巧的程度。对应用系统和目标芯片进行开发,先要使用EDA工具软件所提供的文本和图形输入方式进行描述和综合,并要通过仿真验证。而后的工作就是将设计完成并通过仿真的熔丝图文件对目标芯片下载,并在系统板提供的开发环境中直接进行功能演示。因而下载开发系统的基本结构必须具备输入和输出功能。设计数字电路或系统往往需要多种频率资源,故系统板要提供时钟配置和频率选择功能。而要完成开发系统的复杂工作和模式选择,系统控制功能也是必须的。基于以上思路设计开发的系统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
本机最大的特点是系统采用主从式开发结构,将目标芯片安装在一个小型转接板上,再将转接子板插到系统母板上配合工作。主系统母板是固定的,对不同的芯片只需换用不同的转接子板,避免了以往开发系统只能对单一型号芯片进行开发应用的弊端,大大拓宽了目标芯片的可选性和开发系统的应用范围。目前设计的开发系统适用于6000门规模的芯片开发,以及LATTICE、XILINX、ALTERA等多家公司的不同芯片。主从式开发结构保证了系统的通用性和易于升级,只要稍加改进就可形成从2000门到100000门以上逻辑资源、从5V 到3.3V、2.5V、1.8V兼容工作电压的系列产品。 2.2 输出部分 设计系统具有三种显示模式:准静态显示、十六进制码输入动态显示和段码输入动态显示,用户通过拨码开关或跳线进行模式选择。 2.3 输入部分 2.4 时钟资源及分频 MODULEDIVCLK TITLE ‘THIS IS THE HEX BITS COUNTER OF BIN &BCD CODE TO 7 SEGMENT CODE CODER’ CK PIN 11; “Y0时钟输入” EN PIN 15; “段码输入使能” Q0,Q2,Q4,Q8,Q9,Q10,Q11,Q12,Q13,Q14,Q15 PIN 43,42,41,40,39,38,37,32,27,26,10 ISTYPE ‘COM’; “分频器输出” NQ0,NQ2,NQ4,NQ8,NQ9,NQ10,NQ11,NQ12,NQ13, NQ14,NQ15 NODE ISTYPE ‘REG_D’; C0,C1,C2,C3,C4,C5,C6 PIN 8,7,6,5,4,3,44 ISTYPE ‘COM’; “最终结果输出” A,B,C,D PIN 19,18,17,16; “十六进制码输入” IN0,IN1,IN3,IN4,IN5,IN6 PIN 20,21,22,31,30,29,28; “段码输入” CLKIN NODE ISTYPE’COM’; Q1,Q3,Q5,Q6,Q7 NODE ISTYPE’COM’; NQ1,NQ3,NQ5,NQ6,NQ7 NODE ISTYPE ‘REG_D’; QA,QB,QC,QD,QE,QF,QG NODE ISTYPE ‘COM’; BOUNT=〔Q15..Q0〕; “分频器输出” INPUT1=〔QA,QB,QC,QD,QE,QF,QG〕; “译码结果输出” INPUT0=〔IN0..IN6〕; “段码输入” OUTPUT0=〔C0..C6〕; “最终结果输出” EQUATIONS CLKIN=!CK; “该段为计数分频器” COUNT.CLK=CLKIN; COUNT.D=COUNT.Q+1; BOUNT=COUNT.Q; TRUTH_TABLE﹙〔D,C,B,A〕->〔QA,QB,QC,QD, QE,QF,QG〕﹚ 〔0,0,0,0〕->〔1,1,1,1,1,1,0〕; “该段为译码器” 〔0,0,0,1〕->〔0,1,1,0,0,0,0〕; 〔0,0,1,0〕->〔1,1,0,1,1,0,1〕; 〔0,0,1,1〕->〔1,1,1,1,0,0,1〕; 〔0,1,0,0〕->〔0,1,1,0,0,1,1〕; 〔0,1,0,1〕->〔1,0,1,10,1,1〕; 〔0,1,1,0〕->〔1,0,1,1,1,1,1〕; 〔0,11,1〕->〔1,1,1,0,0,0,0〕; 〔1,0,0,0〕->〔1,1,1,1,1,1,1〕; 〔1,0,0,1〕->〔1,1,1,1,0,1,1〕; 〔1,0,1,0〕->〔1,1,1,01,1,1〕; 〔1,0,1,1〕->〔0,0,1,1,1,1,1〕; 〔1,1,0,0〕->〔1,0,0,1,1,1,0〕; 〔1,1,0,1〕->〔0,1,1,1,1,0,1〕; 〔1,1,1,0〕->〔1,0,0,1,1,1,1〕; 〔1,1,1,1〕->〔1,0,0,0,1,1,1〕;
WHEN EN==1 THEN OUTPUT0=INPUT1; “该段为数据选择器” WHEN EN==0 THEN OUTPUT0= INPUT0; END 2.5 控制部分 2.6 A/D、D/A转换接口及其它 3 整机电路及技术指标 3.1 整机设计
3.2 主要技术指标和特点
参考文献: [1] JINNO M .Efficiency improvement for SR forward converters with LC snubber[J].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1,16(6):812-820. [2] 周伟松,胡蓉芳,周权. 一种倍流同步整流有源箝位 DC/ DC变换器的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1998, 38(3):77-81. [3] ALOU P, COBOS JA, García O.A new driving scheme for synchronousrectifiers: Single winding self-driven synchronous rectification[J] .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1, 16(6): [4] 刘键,陈治明.提高低电压DC-DC变换器效率的同步整流技术[J].微电子学,1995,25(6): [5] 王华民,陈治明.用辅助电路提高同步整流电源的效率[J]. 电力电子技术,2000,8(4):
|